找到相关内容64篇,用时18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多识仁波切著:佛教理论框架(一)

    ,中般若一百卷,内容浩瀚如海,明说性空,暗示修道原理,深奥难解。  弥勒《现观庄严论》将《般若经义》一级概括为八品七十,二级概括为道果二。  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略)论》将三乘佛教八万四千概括...佛陀出世传教三转法轮还有什么意义呢?佛教是理性的宗教,在它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道路之间具有一种严密的逻辑关系,无论是学习佛法还是研究佛教,都需要紧紧把握合乎逻辑的总体理论原则。  有的人以“无定”和...

    多识仁波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62341965.html
  • 多识仁波切著:佛教理论框架(1)

    三乘佛教八万四千概括为三士道,并将三士道纳入菩提道的统一轨道,作为一个人一生学修的三个步骤,在般若理论结合修道实践方面提供了一个一涵盖万的全面系统的修道方案。  第二节 与目标相应的道路   ...有的人以“无定”和“法门无量”为借口,随心所欲地解释佛教,甚至把佛教的修行证道行为变成和外道迷信没有多大区别的随意性选择,这是对佛法理性原则的破坏。  “无定”的“”指的是万物,“法门无量”...

    多识仁波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11744152.html
  • 佛教中的“多闻”概念─佛学与学佛问题的展开

    多闻”第一,因为他从世尊处学得八万二千,又从佛弟子舍利弗处,学得二千,共计八万四千。阿难认为凡是没有实践过vipassa-dhura或gantha-dhura的人,有违多闻,缺乏文化教育。巴利文...。 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比丘当知,若闻色是 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是名多闻。 如是闻受、想、行、识、是 生厌离欲灭尽寂静、 是名多闻比丘、是名如来所说多闻。 (...

    冉云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3245390.html
  • 慈宗弥勒法门概要认知简介

    菩萨,并将无量劫来所修、所集、所证的一切佛法赋予弥勒当来弘传,因此八万四千无一不是慈宗弟子所应当修学、护持、弘扬的。如来亦告诉弥勒,当于末的此时负起重兴三宝的重责大任,因此,慈宗弟子应当团结佛教,...、解脱。因此“兜率陀净土”为慈宗弟子第一个暂时性的“归宿”;从释迦牟尼佛入灭后,经过八百八十万九千三百年,进入住劫当中的第十小劫,人寿达八万四千岁时,弥勒菩萨下生成佛,所有往生兜率净土的慈宗弟子都将...

    慈德居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04149405.html
  • 南史 卷七十五 列传第六十五

    守守法身,以不执之执执大象。但物有八万四千行,说有八万四千乃至于无数,行亦达于无央。等级随缘,须导归一。归一曰回向,向正即无邪。邪观既遣,亿善日新。三五四六,随用而施。独立不改,绝学无忧。...,后年四月八日夜半时,剖右腋而生。坠地即行七步,于是佛道道兴焉。”此出《玄妙》内篇。佛经云“释迦成佛,有尘劫之数”,出《华无量寿》。或“为国师道士,儒林之宗”。出《瑞应本起》。   欢论之曰:...

    李延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4149547.html
  • 《楞严经》色阴十禅境探究

    作为修行的主体,那么能否“渐”或“顿”悟,主要是看修证者的根机。所谓“佛说八万四千,为治八万四千心”,其实对于以“...随阿赖耶识而生起的精神作用则为心所。一切烦恼的生成之因,皆在于心,征心之论,都指向一切现象,本身虚幻,一切心识亦为虚幻,必须以觉悟即破妄有的智慧加以认识,随幻随除,运用于心,这就是“万唯一心...

    荆三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41851296.html
  • 人生指南《显密圆通是法王正道,法界梵音》(2)

    日净,感应越强,效果越殊胜。默默之中,自自然然,转妄想和执著,为清净解脱,转众生心为佛心,转凡行为圣行,行、住、坐、卧不离自性,如此达到念佛三昧,澈见本来,入此境地上品往生,直至成佛。八万四千(不是...人。  有了佛法,又有佛学,深通佛教,这个时候就真是符合教、学、的佛门弟子,这才是正知正见,才能普度六道众生,摄化三界有情,一切有情才能真正度脱、摄化于法海之中。所以学佛的人将佛教、佛学、佛法三门...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62457057.html
  • 杜顺是文殊菩萨化身

    。按佛教经典说,世间有七十五、百法、八万四千和无量之。这诸法之间有联系、有组织,形成一个“全一”的世界。所谓“全一世界”就是主客一体的世界,即&...),出生第3天,家里突然来了一位年轻妇女乞求用自己的乳汁哺育这个孩子,刚满3月,这妇人却腾空而去。杜顺生有宿慧,禀性柔和。年幼时常在其宅后的土丘上为众说,听者莫不信悟,因而就把这个土丘命名为说法冢。...

    竹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25061596.html
  • 《传心法要》初解

    不用学,唯学无求无著;无求即心不生,无著即心不灭;不生不灭,即是佛。八万四千法门,对八万四千烦恼,只是教化接引门,本无一切,离即是,知离者是佛;但离一切烦恼,是无法可得。  我们的身体是由地水火风合...不生不灭,即世间而离世间,这样的人才是佛。佛能遍行一切境界而无滞,宣说一切而离法执,无而佛说,实无一可得。  佛所宣说的八万四千法门,是为了对治八万四千烦恼。这个八万四千并非实指八万四千个,而是极多...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022563223.html
  • 《圆觉经道场修证仪》 “礼忏法”新探

     提心且发,菩萨行当修。八万四千,三乘一道收,若能依此教,佛果岂难求。  赞顿悟  欲见心源净,须推我相空,形躯何处实,念虑本无踪。豁尔灵明觉,修然世界通,真金开伏藏,赫  日出云蒙。妄积多生里,...《圆觉经略疏》四卷、《圆觉经略疏之钞》十二卷;同时根据《圆觉经》的修行方法,东晋·道安至天台智顗的实修体系,尤其对智者大师的《天台小止观》及《华三昧忏仪》,以阐明佛教修行者在实际上的修行及宗教行事...

    圣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65863809.html